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差异性及其机理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6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研究的意义宅基地作为农村建设用地主体,因为闲置率高、腾退潜力大,成为了当前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既是缓解城乡发展用地矛盾的必然要求,又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的重要措施。
同时,农村宅基地置换对于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改善农民福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通过对调研地区宅基地置换模式及有关于土地稀缺程度、农地流转程度、非农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稳定程度等方面数据的获取,对比不同地区宅基地置换模式存在的差异性,提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分析其内在机理。
基于调研地区数据建立多元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假说正确性,阐述宅基地置换模式差异性的内在机理,为今后政府选择适宜的宅基地置换模式和完善政策修订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内容(一)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差异性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深入分析各地区宅基地置换模式,从理论上总结出其体现的差异性。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是调查研究的直接采样方法,以此获取一手数据,以便后期统计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结论。
2.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总结文献资料,构建理论体系结构,为后续研究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对象是选取地区的宅基地置换模式,我们将从这些地区宅基地置换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具体的差异。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现有农村宅基地置换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现状、机理分析、效益评价和完善建议等方面的探讨,其中宅基地置换的机理分析部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视角下进行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但对于宅基地置换模式影响因素定量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缺少可视化的实证研究论证宅基地置换机理分析的相应结论。
本课题基于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说,并且运用多元probit模型定量分析宅基置换差异性的机理所在。
从差异这个新颖的视角,可以发现造成不同区域宅基地置换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以期为丰富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研究和顺利高效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时间 所得进展2015.11-2016.3月 开题报告及问卷设计2016.3月 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宅基地置换模式及相关指标数据的调研2016.4月 整理问卷、数据分析、中期检查及论文初稿撰写2016.5月-6月 论文修稿、定稿及发表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