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林查班港口系统评价研究——基于港口硬件设施角度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话,贸易自由化、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性贸易与运输链已经完整形成,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尤其是每一个沿海港口几乎都成了国际物流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物流已经在世界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大部分超过90%的国际贸易的运输方式都是海运。于是港口便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过去的商人驾着马车,从南往北进行贸易。而如今,一艘艘巨轮载满装着货物的集装箱,乘风破浪行驶于大海中。同时港口,作为世界贸易的枢纽,为了满足各种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要求,为了立足于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必须不断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朝着提供全方面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在如今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货物装卸运输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向发展。依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港口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泰国原名暹逻,在公元1238年建成,后于1949年改名为泰国。泰国占地面积为513120平方公里,只有中国的1/18。当然其整体gdp从1991年开始就只有中国的1/22,到2008泰国的gdp已经只有中国的1/116.2.但这不代表泰国整体经济在逐渐落后,更相反泰国的经济也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中。同时泰国作为君主立宪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的进行国际贸易。此时在国际制造、手工业的大范围向东南亚转移,泰国的贸易吞吐量正已每年10%的速度增长,港口吞吐能力的巨大缺口带来了港口的建设热潮,也势必会使港口竞争白热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探讨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港口硬件设施利用率,对提高泰国港口的运输服务需求有着现实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上海洋山港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基于上海洋山港与林查班港口硬件设施角度,研究港内航道、港内锚地、码头前沿水域、船舶调头区、泊位、码头集装箱堆场、港口仓库、码头线、装卸桥、起重运输机械等对港口吞吐量与满足运输服务需求方面的影响。通过与上海洋山港做比较,全面解析影响因素,作出系统评价。从横向与纵向对比中分析泰国林查班港口发展建设中竞争优势及劣势,力争清晰而全面的认识泰国林查班产业格局。从而对泰国林查班港口基于硬件设施方面进行系统评价。
通过课题研究,直观系统的了解泰国林查班港口的发展现状,同时基于港口硬件设施角度,对林查班港与上海洋山港进行比较分析,再将曼谷港到林查班港的建设方向与上海港到上海洋山港的建设方向做比较,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以大数据来说明林查班港发展道路上的问题与经验,在分析数据、参考专家意见、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等措施,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港口系统评价研究方法,在探索港口运输服务需求方面有着一定理论价值。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实际统计数据与专家经验,围绕泰国林查班港口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基于对港口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与产业竞争力优势理论,选择适合的研究模型对港口竞争力模型gem进行修正得出科学合理的港口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对上海洋山港的实证研究相结合,得出林查班港口硬件设施方面的对策。
4. 参考文献
[1]葛新冬.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张建兵.我国港口物流水平的系统评价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
[3]费红英,杨静蕾,戈闻怡.模糊优选技术在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01:7-1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第15-19周,收集相关资料,申报课题,下达任务书
2.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5-8周,前期研究
3.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9周,开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