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以M包装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企业必须快速的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最低的运营成本,库存问题成立企业管理讨论的热点,它有利于提高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率以及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中小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中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增加现金流,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才有适合企业自身的库存管理方法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挖掘出更大的利润,实现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是对于包装企业在当今发展中库存管理方法现状进行了解,在对现在有的管理方法上进行内部实力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战略的分析,在这基础上,对企业自身管理方法进行改进,进行优化升级。
本课题的难点是对包装企业的内部实力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可能受到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如政策,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等,在其分析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题的问题主要是收集企业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需要运用先进的运算方法和模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有了信息技术支持的物流管理乃至库存管理才会有新的突破。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库存管理策略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上世纪初,哈里斯(harris)发展了著名的威尔逊公式,这就是库存论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起点,到20世纪50年代终于形成了专门研究存储问题的一门学科,库存论,到了70年代中期后,由于计算机用于库存物资的管理和控制,国外企业通过库存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现代库存理论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原料需求计划(mrp),mrp是企业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作业控制的方法。70年代末,mrp发展为mrpⅡ,实现了管理职能的集成。90年代后,又发展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等。
4. 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法进行文献阅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身做学的专业知识,最后再建立模型,提出解决方案。在研究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查鉴近年资料、网络信息、专业期刊杂志、实践调研报告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所得。
研究内容:
5. 工作计划
14-15-2学期
确定选题,课题调研,通过图书馆、期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阅读、整理完成开题报告。并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
2014-2015-3学期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