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牵引车设计--驱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电动牵引车是应用较广泛的小型工业车辆。
它牵引多个挂车形成列车行进,常在车站站台、邮政货场、码头货场、物流企业的仓库等场地进行货物转运。
由于工作环境常于室内与室外交叉,或人群流动较大的站台工作,要求环保、安全、速度变化范围大,且要求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使其应用的领域更广泛。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1.续驶里程有限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充电后续驶里程一般为100-300km,并且这个数字通常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及具有良好的电池调节系统才能得到保证,而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在一般行驶环境下的续驶里程只有50-100km。
比起传统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的较短续驶里程成为其致命的弱点。
2. 蓄电池使用寿命问题普通蓄电池允许放电次数仅为300-400次,即使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允许放电次数也不超过700-900次按每年允许放电200次计算,一个蓄电池的寿命最多为4年,与燃油汽车的寿命相比太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车采用电动机为牵引装置,并应用化学蓄电池组、燃料电池组、超级电容器和/或飞轮组为其相应的能源。
1. 电动汽车的结构以前,从现有的内燃机车辆变换为电动汽车,主要是应用电动机驱动装置和蓄电池组件替代内燃机和燃油箱,而保留所有其他组件,如图1所示。
但诸如其重型的重量、较低的灵活性以及车辆性能下降等缺陷已导致这类型式电动汽车的逐渐消失。
4. 研究方案
车辆总方案拟定为:1.电池组:由6个铅酸蓄电池串接而成,每个电池参数为8v、170ah,共48v、190ah,为电机提供电力。
2.电驱动系统电机选择:无刷永磁直流电动机。
3.驱动桥设计:主减速器采用双级主减速器,主减速器齿轮的齿形采用锥齿轮,差速器采用普通锥齿轮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采用全浮式半轴,驱动桥壳采用整体式桥壳。
5. 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前一学期末完成英文翻译,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并准备开题报告。
第1周开学第一天提交英文翻译终审稿,并上传至毕设管理系统。
周末提交开题报告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