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我国自2009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虽然提前完成了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等阶段性目标,但距离总体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在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招标采购及配送、廉价药品的生产和供应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研究主要想为我国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出建议,主要通过研究国外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启示,基本药物的监管是目前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措旋加以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海外成功经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评价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
理论意义:有助于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理论上来说,我国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时间不算很久,这个话题比较冷门,是近几年才提出的,除了专业人员以外,听说过基本药物制度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因此相关数据和文献都是不够的,而研究国外的更是少之又少,做的比我国更完善更好的国家也不多,甚至是不得而知,渠道资源都很有限,除了知名的几个国家,小国的资料几乎无法查阅;根据目前能查到的文献来看,只有澳大利亚的pbs模式、印度的德里模式是比较经典的且资料比较多的,其他国家的过于冷门,文献数量也很少,这就会导致所有研究基本药物制度的课题的内容重叠度都会比较高。
因此:文献过少,话题冷门是比较大的难点。
实际应用中,文献分析我国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和使用现状发现,由于基本药物遴选不尽科学、相关政策法律缺失、相关知识欠缺,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导致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不足、医疗机构储备较低、医生不愿处方和患者不愿选用等基本药物获得性障碍的现象凸显,造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面临较大阻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内外基本药物制度对比研究基本药物制度由世卫组织提出的一种针对药物的福利性政策,本文将以国外的研究现状与国内的进行对比,浅谈对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的启示1国外研究现状尽管药物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直到在上世纪70年代(1977年),基本药物的理念才被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提出;过了将近十年,也就是到了1985年,基本药物必须和合理用药相结合才在内罗毕会议上提出,who也对基本药物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的扩展。
2002年,正式成为基本药物才正是拥有了一个名称essential medicines(em),这个名词的解释为: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优先选择的药物。
基本药物的可及性被who视为人权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八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00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调研:选择性指标》因合理用药管理增补项目而出版,该项目是由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msh)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合作开展的。
4. 研究方案
查阅相关文献,主要找国外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与我国现有的进行对比,从中找到可能对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有帮助的点,起到借鉴作用,帮助我国在基本药物制度中应加强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的科学性、增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加大基本药物宣传力度等。
5. 工作计划
总体时间规划:1.通过毕设系统完成审题截止日期:2022年12月10日2.通过毕设系统完成课题分配截止日期:2022年12月17日3.通过毕设系统下达任务书 截止日期:2022年1月7日2022年12月24日之前,指导教师上传任务书至毕设系统;2022年1月7日之前,专业负责人在毕设系统中完成任务书审核。
4.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22年3月4日5.中期检查截止日期:2022年3月25日6.学生提交材料截止日期:2022年4月29日7.教师评阅、答辩准备及评分截止日期:2022年5月13日8.检查、成绩确认截止日期:2022年5月27日论文规划:1.查阅大量文献,理解并总结。
2.撰写文献综述。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