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雾霾现状下的大气环境审计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9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类不断带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繁荣。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危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20世纪60年代有识之士发出保护环境的强烈呼吁,一些国家和世界组织开始寻求对策并采取行动。联合国在三十年中召开三次全球环境保护会议并组织许多国家签订共同协议,对整治环境危害取得重要成效。出于监督环保有效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需要,环境审计相继产生,体现了审计应有的职能并取得若干成果。尽管如此,环境审计也只是初步实施,若干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二十年来获致良好业绩。环境审计同时施行,审计领域正在深入。但与举世情况类同,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开展环境审计方面,亟待针对现实问题解决方法,从而顺应急需,与时俱进。

2014年,#8220;雾霾#8221;成为年度关键词。《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人体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雾霾,让全中国以一种最直接最深刻的方式感受到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减排、治污的迫切性。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本着建设生态文明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并首次提出了#8220;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8221;#8220;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8221;等理念。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国首次将雾霾治理纳入环境审计范畴,在合理使用环境审计资金的同时,提高环境审计的效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通过研读与大气环境审计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大气环境的审计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从理论上了解大气环境的审计研究。然后,选取我国相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等对大气环境的审计效果。最后,得出结论,并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与当前环境审计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大多只是停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因此其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高。可操作性较差。当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监督、鉴证和评价工作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以及操作性强的程序、方法、评价标准,使得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在实施环境时尚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和诸多的困难。

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60-7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环境审计进行了研究,到了90年代环境审计一收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作为环境审计重要的一部分,一些国际环保组织、会计机构和政府机构已对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提出了些指导性的意见。如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1994)在其颁布的《环境业绩报告》中列出了共7种行业的15个方面的环境指标,这些行业包中就有涉及大气等的保护,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污染预防,遵守相关法规的情况以及相关利益者的沟通情况等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1996年发布了iso14000系列标准,并进而于1999年提出了iso14031。iso14031将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分为组织内部的环境业绩指标和组织周边的环境状况指标,组织内部的环境业绩指标有包括管理业绩指标和经营业绩指标。环境状况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活动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助于组织规划和实施环境绩效评价;经营业绩指标涵盖了组织生产操作的整个过程,指标包括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数量,资源的消耗总量及废弃物的排放总量等,因而有利于企业对环境进行控制;管理业绩指标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改善环境的能力和效率,她包括了环境守法指标、环境内部管理指标、安全卫生指标和外部沟通指标。

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多次强调了可持续的发展概念,并且提出了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评估标准,生态效益=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生态效益指标强调了既要经济地生产产品和服务,又要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生态影响。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为了提高全世界可持续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该指南的环境指标包括了生态系统、水、空气和土地,反映了组织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包括16个核心指标和19个附加指标(刘丽敏,2007)。另外国外也有很多血脂开始从事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如journeault and henri(2008)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府补贴和环境保护的目标3个方面讨论了指标的需求。tomas b.ramos,etc.(2009)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分为4类:原材料的使用、操作绩效、生态效益和环境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0日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

2. 2022年12月31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 2022年1月至2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王学龙,杨鹏飞,付惠冉.基于环境价值链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03):39-42.

[2] 房巧玲,刘长翠,肖振东.环境保护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0,(03):45-50.

[3] 丁艳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审计,2011,(01):12-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