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日益健全,大中小型公司更是百花齐放。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相分离的。
对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这种分离是经济组织中的一种有效形式,但这种分离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首先,本文回顾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历程,并对基础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然后,本文选取多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评析;并且以其中一家的股权激励计划作为案例,对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总结股权激励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众多公司纷纷采用股权激励作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激励,并对此制度展开研究,国外学者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视角: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股权激励机制的决定因素,股权激励所带来的问题和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
支持股权激励机制的学者还从税收,现金流,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如dechow,hutton和 s10an(1996)指出由于股票期权和限制性的股票是有价值的,因此可以用来支付高管的薪酬。即使管理层已经有了适当的激励水平,公司也可能选择用股权而不是现金支付薪酬。因为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没有涉及到即时的现金支出,有现金流限制的公司可使用股权薪酬作为现金薪酬的替代。bryan,h~g和lillen(2000)提供了一些经验依据,表明当公司盈利降低的成本越大时(如分红和还贷压力),授予的股票期权也越大。
提出质疑的学者从股票市场的风险性、道德风险的各方面也进行了探讨。briaj.hall(2002)认为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杠杆性和脆弱性。脆弱性表现在当股票价格下降时,股票期权市场价值下降的幅度要更大。当股价暴跌,市价大大低于执行价时,股票期权对公司高官几乎一文不值,没有任何激励效应。bebehuk,freid和从阁ker(2002)提出了管理权力理论,他们认为管理层有影响自己薪酬的能力。董事会所通过的管理层薪酬计划,因为董事会独立性不强,不能有效监督管理层。管理层利用手中的权力获得高于合理水平的薪酬,这些超常的薪酬便是管理层权力的租金。他们认为加世纪90年代股票期权的快速发展,只是管理层运用他们的管理权力获得的超常薪酬,而不是创造股东价值的相应报酬。chauvin和 senoy(1997)指出,经理人员在既定的期权授予日之前,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操作打压股票的价格,然后再授予自己股票期权,并从中获利。这些做法包括:发布一些对公司不利或有误导性的信息,延迟有利信息的发布,投资于一些具有负净现值的项目,或者索性不努力工作等。另外,在股票期权授予日前后上述公司的股价通常会发生有规律的波动:在授予日之后的30日之内股价普遍上扬,而在授予日之前的30之内股价普遍下跌。erickson和hanlon et al.(2003)在控制其它因素和股票基础报酬的内生性之后,发现sec查处的会计舞弊行为与管理层的股票基础报酬之间的关系仍然显著。johnson 和 ryan et al.(2003)发现43家会计造假公司的管理层的股票基础报酬显著高于其对照公司。baker 和 collins et al(2003),bergstresser和pillippon(2006)都发现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管理层股票基础报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会计盈余能够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某些信息,进而影响股价,因此管理层的股票基础报酬可能诱发会计操纵行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本文拟在2022年10月-2022年5月完成,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2月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魏雪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恒康医疗2013年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 2013
[2] 郭雨非.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基于我国垄断与非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201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